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思政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研究  实践教学  三线建设研究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政治理论法规 
     党建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建动态>正文
 
见证文明根脉 筑牢信仰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元谋人博物馆开展主题学习教育
2025-03-10 10:30 赵佳乐 

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四个自信”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体系,四川省攀枝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20余人于3月8日赴元谋人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次活动以“溯源文明根脉,筑牢信仰根基”为主题,不仅是一次对历史遗迹的探索,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样本。

步入展厅,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门齿化石与少女胫骨静静陈列,无言的诉说穿透历史长河在场馆中浮动,考古地层剖面清晰展现着古人类生存轨迹,从碳屑和烧骨化石中唤出一道曙光,昭示着地平线上已有生物“直立东方”。这些跨越时空的地下万年文明实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厚历史根基的生动注脚。

在“人类起源厅”中,从粗糙的原始石器边缘滑向骨针、石斧,在碳化稻谷标本、陶器纹饰等文物中沿着历史的脉络,理解“劳动创造文明”的深刻内涵,感受原始人类在自然中从匍匐到征服的全过程,直观到中华先民在农耕文明、社会组织、艺术创造等领域的卓越智慧,凸显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始于开端的独特创造性,这让“文化自信”突破文字本身,变得具体可感。

历史遗迹捍卫文明起源,遗迹开发工作则是拂去灰尘使明珠重现光芒的直接手段。展厅中不仅仅展示着各类出土文物,同时还记载着文物出土的历史,这是自文物第一次存在后的第二次新生,这个过程中有一群矢志不渝的考古学家在碎片中拼凑线索,在地层中窥见历史,用智慧照亮光明,充当“文明”重见天日的“助产士”,用甘于寂寞和吃苦耐劳交织出支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独特的精神标识。

人的进化历程展示了中国最早的古人类活动的证据,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为探源中华文明,诠释“何以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数万年前承载人类记忆的文物排列在从入口到出口的路途中将过去与现在缝补,铺展开一条明确的道路,站在人类文明的坐标系中,我们更清晰看到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从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断探索,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正确道路上的坚定前行。

思政课讲师而言,此次参观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中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进一步增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170万年前的火种照亮教师的精神世界,当考古实证转化为理论自信的滋养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便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参观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四个自信”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奋发有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认知成为青春向党最深沉的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参观元谋人博物馆的活动,攀枝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和“四个自信”的深入践行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撰稿赵佳乐  审核张清学)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